越長大越覺得時間流逝的太快
雖然一晃眼
距離春節只剩下幾天的時間了
但是
對于2019年的機遇與挑戰
還是要懷抱敬畏之情
小編將有心科技董事長馮芳
在有心科技2018年工作總結會中的講話進行整理供大家參考
一、定好自己的目標
公司提供平臺給大家,公司只賽馬不相馬,每個人多勞多得,多貢獻多得。
公司、項目總經理、負責人要將目標匹配對的人和事。
每個人要把可控的事情做扎實并給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,要按照計劃有效實施。
韓愈曰:“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”,公司為有心人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和環境,參賽機會人人均等,誰能跑在前面完全依靠個人能力。
戰略會議,我們有了明確目標
二、做最好的自己,力爭做木桶的長板
在工作中保持高效,聯合更多能力強的人(長板)一起做事。
使自己成為能力強的人(一根長板),隨時融入新的項目、業務中。(其他系統)
找到對的那個組織、企業(木桶)。
對自己不同的年齡階段,提出不同的要求,要勇于挑戰新的目標、新的高度。
通過解決公司問題體現個人價值,通過有效的勞動實現人生的價值。
每個人都可以進步,完善自己,沒有人可以阻止你變得更好,只有你自己。
高效做事,力爭長板
三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
產品 =市場 =用戶
在內部:管理即服務,服務即產品。
在內部,管理與服務是辯證統一的,并不是對立面,不可將管理視作權利的象征。管理也是一種服務,是一種基于平等的價值交換和更專業化的勞務輸出。管理如同服務,是滿足或超越內部同事或客戶期待的行為過程與結果,管理是為大家做事,為集體利益,企業利益服務。
服務即產品,把一個個服務進行專業精細分工,全部產品化、標準化,輸出到全公司,把復雜流程簡單化,簡單的事去重復做,才會做到更好,從而促進高效管理。
最終,我們要讓客戶從進門那時起即享受我們提供的標準化服務,提高客戶滿意度。
堅守工作崗位
四、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
工程師思維的價值在于,工程師個體需要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產品、技術和工程三大思維,以便用更為全面的視角去看待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困惑。
當站在單一的思維去看待所面臨的問題時可能覺得不合理,但從三大思維層面去審視時所得到結論可能完全相反。
注:
產品思維:產品思維的起源是用戶(或客戶)價值。
技術思維:技術思維的源頭是需求。需求可以分成市場需求、系統需求、特性需求等不同層次,回答的是技術層面“做什么”的問題。
工程思維:工程思維的起點是流程。流程的背后是科學,以既定的步驟、階段性的輸入/輸出去完成價值創造,通過過程控制確保最終結果讓人滿意。
思維擴散會
五、創業頭腦,精算管理
要會做事,做任何事都要有創業思維,同時始終將企業利益擺在第一位。
做項目,做業務的前提要把賬算好,才能制定好計劃。
任何時候,無論做什么,都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,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,不能用工作的困難來代替經營的目的,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問題,不應推諉責任,掩蓋問題,我們要相信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
機遇與挑戰并存,辦法總比困難多
六、慢慢來,反而快
慢一點,給自己爭取時間,多一分審慎思考,保持緩慢是很困難的,特別是面對資訊龐雜而快速的時代,人們總是認為,能夠第一時間對訊息做出反應才是好的,卻在不斷追求快速的同時,逐漸流于潮流,失了初心。
審慎后再下判斷,或許看起來出手比其他人要慢,但是這個判斷一出,卻是審慎琢磨過各種情況,去蕪存菁的結果,往往能更快速準確地達到目標。
企業做得慢一點,不是壞事。我們做得慢一點,做得好一點,做得舒服一點,做得開心一點。這樣你才能走得遠。
七、有愿景,也有小目標
馮芳董事長以亨利·福特、馬云、喬布斯為例再次強調“有心夢想”并向大家闡述有心科技的發展戰略:
有心目標:最專業的老年健康評估專業機構,最終成為老年人信賴的健康照護專家
最后,馮芳董事長提出小目標,期望大家“2019年穩贏、健康、幸福、成長”,做有心人,辦有心事。